九久小说网

[科幻]空间三部曲108

九久小说网 2024-06-17 21:10 出处:网络 作者:Bubkes编辑:@春色满园
空间三部曲108我们不得不怀疑,人们对于高效率的规划固有的不信任,对那些笼统称为“官僚主义”体系的嫉恨,会如此容易复活(我们希望是暂时的),这确实令人不安;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这个担忧,揭示了我们国民教育
空间三部曲108
我们不得不怀疑,人们对于高效率的规划固有的不信任,对那些笼统称为“官僚主义”体系的嫉恨,会如此容易复活(我们希望是暂时的),这确实令人不安;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这个担忧,揭示了我们国民教育水準中的断层和弱点,也正凸显了国立研究院要着力解决的痼疾之一。国立研究院会攻克这个弱点,对此我们毫不怀疑。因为正如朱尔斯先生愉快地称研究院为伟大的“和平努力”,在研究院的背后,是国家的意志。我们希望,任何带有偏见,胆敢和国研院对立的反对派,都将得到温和的,但是绝对坚决的抵制。
我们从昨天夜里的事件中得到的第二个教训则更令人欢欣鼓舞。最初,许多部门都不信任应该给国研院配备自己的队伍这个建议,并误以为那是国研院自己的“员警力量”。读者们还记得本报儘管并没有赞同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但还是给了这种看法以相当篇幅。即便是热爱自由的人们对于国研院员警那种毫无根源的担忧也应得到尊重,因为甚至对于母亲盲目的焦虑,我们也予以尊重。
与此同时,我们坚信,现代社会是如此複杂,如果只将执行社会意愿的使命放在一个职责仅仅是防止犯罪和侦破犯罪的机构上,那是不合时宜的:实际上,员警机构迟早必须从日渐膨胀的强制任务中解放出来,这本也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在其他国家,这个问题的解决彻底打击了自由和正义,这就是“君主集权”。这个事实是任何人难以忘记的。而国研院的所谓“员警”,实际应该叫作“公共执行部门”,则是典型英国式的解决之道。
这个机构和国家员警机关之间的关係虽然也许无法说得逻辑上泾渭分明,但我们英国从来也就不热衷于逻辑。国研院的举措和政治毫无关係;如果其措施和犯罪司法相关,那也是因为国研院担当了拯救罪犯的高尚任务——将罪犯从可怕刑罚的领域里转移到拯救处理的範畴内。如果还有人对国研院拥有这样一支力量心存疑虑,那么在艾奇斯托发生的事件就将其必要性展露无遗。
国研院的官员们和国家员警机关始终保持着极其亲密的联繫,要不是国研院的配合,国家员警机关就会对形势束手无策。正如一位高级警官今天早晨对我报代表所说:“要不是国研院员警,形势很可能难以预料。”如考虑到以上事件,宜将艾奇斯托地区置于国研院员警管控之下一段时间,我们认为英国人民——内心总是现实主义者——不会有丝毫异议。我们还要对国研院员警中的女性成员表达特殊的敬意。她们始终表现得既无畏又冷静,过去几年中我们所见所闻,已经深知我国妇女的这种气质。目下伦敦街头风传的所谓街头机关枪扫射,伤亡数百人的谣言,尚未得到证实。很有可能当我们获得详细的报导时,我们会发现(引用一句近年来某位首相的名言),“确有鲜血长流,不过大多是因为打烂了鼻头”。

另一篇头版文章则是这么写的:

在艾奇斯托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是我们《约翰小市民报》希望知道的。在艾奇斯托安置下来的研究院是国立研究院,这就是说,这是属于你我的。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用假装知道研究院里那些聪明脑瓜在想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其他每个人对研究院有什么指望。我们希望研究院能解决失业问题、癌症问题、住房问题、货币问题、战争问题、教育问题。我们希望研究院能让我们的孩子们过上更光明、更乾净和更完整的生活。我们就能和孩子们一起前进,再前进,按上帝给予每个人的那样,全面推进我们的生活。国研院是我们老百姓的研究院,会给我们带来我们争取的一切。
这时,在艾奇斯托发生了什么?
你相信这场骚乱仅仅是因为有某个斯诺克太太或者柏金斯先生发现房东把他们的店面和份地卖给了国研院而引起的吗?斯诺克太太和柏金斯先生可是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们知道研究院会给艾奇斯托带来更多商机,更多公共设施,大量人口,会爆发出梦想不到的繁荣。我要说,这些骚乱是有人故意捣鬼。
这个指控听起来可能奇怪,但却是真的。
因为我还要再问一次:在艾奇斯托发生了什么?
队伍里有叛徒。不管他们是谁,我都敢这么说。他们可能是所谓信神的人,他们可能有金钱利益。他们也许就是艾奇斯托大学那些老古板的教授和哲学家。也有可能是犹太人。他们可能是律师。我才不管他们是谁,但我有句话要对他们说:放小心了。英国老百姓不会让你们胡来的。我们不能让别人破坏了研究院。
在艾奇斯托该怎么办?
要我说,就该让国研院的院警接管这整个地方。你们有些人也许曾经去过艾奇斯托度假。要是这样,你们就和我一样清楚这个小镇是啥样——小小的、昏昏欲睡的乡村小镇,只有半打员警,十年来游手好闲,因为自行车的灯没开,就会拦下骑车人。让这些可怜的老员警去处理一场早有预谋的骚乱,那是没戏的。昨天夜里,国研院的员警表现出他们可以胜任。我要说的是——我们都该向哈德卡索小姐和她手下那些勇敢的小伙子们,还有她那些勇敢的姑娘们脱帽致敬。让他们放开手,继续干下去。别管官老爷们。
我有个小建议,要是你听见有人背后诽谤国研院的员警,就让他闭嘴;要是你听见有人把国研院员警和盖世太保或者格伯乌相提并论,就告诉他你听过这类鬼话;要是你听见有人谈起英国的自由(他其实说的是愚民主义者的自由、挑剔鬼的自由、主教的自由、资本家的自由)你就要留心说话的人。他就是敌人。告诉他,我说的,国研院就是民主铁拳上的拳击手套,要是他不喜欢国研院,那就趁早滚开别挡道。
与此同时——大家要继续留心艾奇斯托。

我们也许会认为,马克在撰文的热情推动下欣赏此奇文之后,或许会恢复理智,读完这写好的文章后,会厌恶不已。不幸的是,实情几乎是恰恰相反。这工作,他干得越久,就越顺从。
当他最后又誊写了一遍这两篇文章后,他对此已经完全顺从,不存逆反之心了。一个人对自己的作品圈圈点点、爱不释手,当然不希望报社把这文章扔进垃圾堆。这两篇文章他越读越喜欢。而且,无论如何,这不过算是个笑话。
他幻想着,到自己年老而又富有的时候,(那时候没准还有个贵族头衔,至少也是德高望重),那时这些往事——国研院丑恶的一面——都已经成为过去,他会给儿孙们讲述如今这疯狂的、难以置信的逸事。(“啊……早年那真是一片混乱啊。我记得有一次……”)此外,他的作品之前只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顶多也只是上过书,而那些书的读者也只有大学老师。所以,一想到能上日报——有编辑等着看小样——读者遍布欧洲——他说的话举足轻重,这一切都对他有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觉,让他整个人激动不已。不久前,他还为能进入布莱克顿学院的“进步派”而激动。但“进步派”和现在这事怎么能相提并论?就好像不是人家让他写这个文章的,而是他自己闹着玩的——这句话,让他感觉整件事似乎都是个恶作剧,不知怎的感到宽慰了些。况且,即便他不做,也总有人会做的。他心里的那个小孩也悄悄地说,像现在这样端坐,痛饮美酒而不醉,为大报纸写文章(还是自己闹着玩的),时间紧迫,“印刷所的学徒就候在门外”,国研院的内部核心圈子都依赖他,他真神气,真是个得胜的大丈夫,现在没人有理由把他看作小角色、小把戏了。


👥+0回应(0)(DMCA Compliance - Abuse 投诉)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