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约定俗成的状态,细緻地去讨论,都不会是舒服的。所以一定会让现在已然是权威的父母、师长、上司.....有些人可能会读了觉得不舒服。
⠀
毕竟,我们以前的教育,都是这样要求的:「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那些被对待的方式,很有可能成为长大之后,我们与他人互动的方法。
⠀
⠀
我以前曾经在媒体实习过一小段时间,那时候听到一个主管说的话,印象很深刻:
⠀
「我现在只是把企划书甩在你桌上要你重做,你要知道,我们以前,企划书写不好,都是被丢在地上,要你一张张捡回来,还被骂得狗血淋头,你们现在已经很好命了。」
⠀
我相信是。
⠀
⠀
因此,当我们在这样的文化习惯中,改变位置之后,要能够不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以前的自己,那有多难?
⠀
那需要很多的自我觉察与反省,以及深深地痛惜那时候被错待的自己。
⠀
唯有感觉到痛与对自己的疼惜,才能有对他人的同理心,才不会认为:「以前我也是这样过来的,现在对你这样刚好而已。」
⠀
也才不会总用许多的抱怨自己过往的辛苦、与严厉地对待别人,来获得一点对自己过往被亏待的安慰。
⠀
⠀
我一直认为,谈「#情绪勒索」或是分享这些文化中的约定俗成,不是用来「检讨」现在的谁,而是重新思考这些文化中、可能让我们无法互相尊重、甚至以压迫和忍耐去面对关係的挫折,以致于无法真正面对关係问题的常见状况。
⠀
然后,除去那些压迫与忍耐,才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内心的不安与爱,而非用指责与攻击的方式。
⠀
⠀
最后,分享一个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
⠀
有一次演讲完,有个爸爸来找我,有点气呼呼地说:
⠀
「老师,我们以前就是被情绪勒索大的,结果你现在跟我们说不要情绪勒索自己的小孩,那我们这代不是很倒霉?」
⠀
⠀
我很认真地对他说:
⠀
「怎么会,你会得到上一代的父母非常想要、但却不一定可以得到的东西,就是 #孩子真正的爱。因为你愿意尊重他、聆听他,他会愿意告诉你他的心情、他的感受,愿意亲近你,会想念你、想见你,能够 #不用担心自己会受伤地爱你。
⠀
能得到这样的爱,不是很值得吗?」
⠀
⠀
能得到这样的爱,不是很值得吗?
⠀
不再用情绪勒索的方式、而是新的方式互动,是为了获得关係中真正的爱与交流。
⠀
而这才是真正让我们摆脱不安全感、不再深深陷入爱的匮乏中,而再也不需要用大量的控制与压迫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
祝福大家。
⠀
毕竟,我们以前的教育,都是这样要求的:「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那些被对待的方式,很有可能成为长大之后,我们与他人互动的方法。
⠀
⠀
我以前曾经在媒体实习过一小段时间,那时候听到一个主管说的话,印象很深刻:
⠀
「我现在只是把企划书甩在你桌上要你重做,你要知道,我们以前,企划书写不好,都是被丢在地上,要你一张张捡回来,还被骂得狗血淋头,你们现在已经很好命了。」
⠀
我相信是。
⠀
⠀
因此,当我们在这样的文化习惯中,改变位置之后,要能够不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以前的自己,那有多难?
⠀
那需要很多的自我觉察与反省,以及深深地痛惜那时候被错待的自己。
⠀
唯有感觉到痛与对自己的疼惜,才能有对他人的同理心,才不会认为:「以前我也是这样过来的,现在对你这样刚好而已。」
⠀
也才不会总用许多的抱怨自己过往的辛苦、与严厉地对待别人,来获得一点对自己过往被亏待的安慰。
⠀
⠀
我一直认为,谈「#情绪勒索」或是分享这些文化中的约定俗成,不是用来「检讨」现在的谁,而是重新思考这些文化中、可能让我们无法互相尊重、甚至以压迫和忍耐去面对关係的挫折,以致于无法真正面对关係问题的常见状况。
⠀
然后,除去那些压迫与忍耐,才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内心的不安与爱,而非用指责与攻击的方式。
⠀
⠀
最后,分享一个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
⠀
有一次演讲完,有个爸爸来找我,有点气呼呼地说:
⠀
「老师,我们以前就是被情绪勒索大的,结果你现在跟我们说不要情绪勒索自己的小孩,那我们这代不是很倒霉?」
⠀
⠀
我很认真地对他说:
⠀
「怎么会,你会得到上一代的父母非常想要、但却不一定可以得到的东西,就是 #孩子真正的爱。因为你愿意尊重他、聆听他,他会愿意告诉你他的心情、他的感受,愿意亲近你,会想念你、想见你,能够 #不用担心自己会受伤地爱你。
⠀
能得到这样的爱,不是很值得吗?」
⠀
⠀
能得到这样的爱,不是很值得吗?
⠀
不再用情绪勒索的方式、而是新的方式互动,是为了获得关係中真正的爱与交流。
⠀
而这才是真正让我们摆脱不安全感、不再深深陷入爱的匮乏中,而再也不需要用大量的控制与压迫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
祝福大家。
精彩评论